*蔡尚聞醫師赴美進修即將完成歸國,即日起已開放門診預約,正式於〔113年6月17日星期一〕開始門診服務。

膝蓋受傷導致的構造損傷

作者

蔡尚聞醫師

台北榮總關節重建科 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關節重建醫學會理事

分享:

膝蓋受傷導致的構造損傷

▌膝蓋受傷導致的構造損傷有哪些

 
因為跌倒、日常活動扭到拐到或是運動傷害,可能損傷的構造包括:膝關節周遭骨頭、前後十字韌帶、內外側半月板或是內外側副韌帶。 
 

常見膝蓋受傷的原因

 
兩種不同的受傷機轉,可能造成傷勢部位不同:
1.直向跌倒(跪下去、直接撞擊)
2.扭轉受傷(滑倒拐到、運動中扭轉受傷)

 


▌膝蓋受傷導致的構造損傷的症狀 

 
膝蓋受傷導致的構造損傷通常會有什麼症狀?
  • 膝關節疼痛
  • 膝關節腫脹積水(血)
  • 膝關節角度明顯受限、無法彎曲或是伸直
  • 無法出力踩地
  • 無法伸直抬腿

 


▌膝蓋受傷導致的構造損傷可以看哪科

骨科(關節重建科或是運動醫學科)。


▌膝蓋受傷導致的構造損傷的診斷方法

 診斷方法

1. 理學檢查

確認膝關節疼痛位置、角度活動是否受限以及是否有積水(血)狀況

2. X光檢查

確認有沒有骨折情況

3.核磁共振掃描(MRI)
確認有沒有膝關節內軟組織構造損傷,包括:前後十字韌帶、內外側半月板、內外側副韌帶

 

 


▌膝蓋受傷導致的構造損傷舒緩方式

 
  • 盡快就醫確認傷勢狀況
  • 休息、減少活動
  • 急性期冰敷、大約兩三天後轉熱敷
  • 口服消炎止痛藥物

▌膝蓋受傷導致的構造損傷治療方法

 

  物理治療 

  • 熱療、電療、低週波局部治療

 

 

  藥物治療 

  • 口服消炎止痛藥物

 

 

  手術治療

  • 膝關節鏡手術
  • 骨折復位以及內固定手術

 

 

 

 

 

 

相關訊息

退化性膝關節炎

隨著年紀增長以及使用程度,膝蓋軟骨會逐漸退化磨損而產生疼痛症狀,常見的說法包括「軟骨磨損」、「長骨刺」、「關節老化」等。

類風濕性膝關節炎

最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之一。自體免疫功能異常,導致關節內滑膜發炎細胞浸潤,產生嚴重發炎反應,廣泛性的侵蝕軟骨以及骨頭,導致關節積水腫脹、軟骨侵蝕、周遭骨質流失等變化。

膝關節骨壞死

膝關節骨壞死是膝關節內側軟骨的蛀洞缺損。絕大多數只發生在單側膝蓋、內側靠近股骨側的軟骨面,可以理解成一種膝關節退化。

痛風

痛風指的是血液中尿酸值持續過高的疾病導致的急性發作現象,標準好發位置在於足部第一大姆蹠趾關節,其他位置包括腳踝、膝蓋都不少見。

肌腱炎

肌腱炎或是韌帶發炎,指的是肌腱以及韌帶無法負荷目前的使用狀態而導致發炎疼痛的表現,膝關節週遭常見可能發炎的的肌腱/韌帶包括:股四頭肌肌腱、髕骨肌腱、鵝掌肌腱、髂脛束肌腱、內側韌帶、外側韌帶。

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按一下「全部接受」,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 按一下「確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

管理Cookies

隱私權偏好設定中心

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按一下「全部接受」,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 按一下「確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

查看隱私權政策

管理同意設定

必要的Cookie

一律啟用

網站運行離不開這些 Cookie 且您不能在系統中將其關閉。通常僅根據您所做出的操作(即服務請求)來設置這些 Cookie,如設置隱私偏好、登錄或填充表格。您可以將您的瀏覽器設置為阻止或向您提示這些 Cookie,但可能會導致某些網站功能無法工作。